每次聊到ALO我們總是有說不完的故事,跟ALO的莊園主Tamiru,非常的有趣也歡樂。他是一個聰明又充滿熱誠的開拓者,當我們跟他聊到,高海拔的咖啡品質更好時,他沒有猶豫地就開始開拓更高海拔的村落,培育農民生產咖啡,更建立學校幫助農民的家庭教育。
當你跟他聊到暗房、低溫的發酵以及乾燥對於咖啡品質優化的程度時,他開始投入資金以及資源在衣索比亞建立暗房。這些努力,都不是先跟買方談好收購的價格或是回饋,而是單單為了咖啡的品質,他就願意熱情的去付出。這是我最欣賞Tamiru的一點。
Infinity
注要在追求『水洗』處理法最極致的狀態,搜尋高海拔,艷紅色的小粒徑熟果,並且盡可能在處理過程減少水量。
最後再暗房進行低溫的發酵以及乾燥,這樣的製程讓infinity的批次保有高強度的花香,以及很棒的甜度。每年綠洲僅僅拿到五公斤的批次,非常歡迎大家來體驗一下。
【74158品種】
早期的衣索比亞品種皆以原生種(Heirloom)命名,為了有效利用衣索比亞豐富的咖啡遺傳多樣性並改善該國的咖啡產業,衣索比亞政府在國家建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咖啡的研究所,即吉馬農業研究中心(JARC)。該機構致力於收集、鑑定和保存咖啡品種,並改良農業耕種技術、更新後製加工技術並開發多元的品種,目前以開發改良咖啡品種為該中心的發展重心。
1971年,咖啡漿果病(CBD)蔓延到整個衣索比亞。1972年的初始試驗使用化學的殺菌劑來測試疾病的預防,儘管這些方法被證明是成功的,但人們認為更好的解決方案是利用衣索比亞咖啡的廣泛遺傳多樣性來開發抗CBD的品種。這些品種選擇過程在1973年開始,從衣索比亞西南部的19個地區收集了這些品種。JARC的研究人員通過幾個階段的田間及實驗室對其進行測試。最終,他們在最初從Gera、 Metu-Bishari、Washi和Wush Wush地區收集的13棵咖啡樹中,發現該咖啡樹具有抵抗CBD的能力。
在1974年和1975年耐CBD的改良咖啡品種中,品種名稱以74或75開頭,則表示品種最初是在該年進行選擇和分類的,74或75後面的數字是賦予品種的(登錄)號碼。
74158這個品種的母株來自於Metu Bishari的Illubabora這個區域,JARC在1979年發佈這個品種後,因具有抵抗CBD的能力,加上此品種的產量高,74158受到農民的喜愛廣為種植。
稍微特殊的沖煮方式
咖啡粉
研磨size:中等偏粗 900-1000um
轉速:800-1000rpm
水
水:40-60ppm
水溫:兩段水溫 96度 & 88度
沖煮注水比例
粉水比 1:17(粉與注水比例)
粉液比 1:12 (粉與萃取出的咖啡液體比例)+by pass 10-15g的水
沖煮範例
咖啡粉 11g
總水量 190g
萃取咖啡液重 130g+by pass10-15g的水
注水比例 3:3:3:3:2:3
第一次注水 00:00 30g (88°C)
第二次注水 00:30 注水至60g (96°C)
第三次注水 00:50 注水至90g (96°C)
第四次注水 01:00 注水至120g (96°C)
第五次注水 01:10 注水至155g (96°C)
第六次注水 01:20 注水至190g (88°C)
咖啡液重達到 130g 截流+by pass10-15g的水